暮秋的万盛老街,褪去了夏日的喧嚣,更显沉静厚重。踏入荣懿路83号的红岩文化室,450平方米的展厅里,《千秋红岩》展览从“崇高思想境界”“坚定理想信念”“巨大人格力量”“浩然革命正气”四个维度,静静铺展叶挺、许晓轩等革命英烈的狱中斗争史诗。周恩来的修养要则字迹清晰,《狱中八条》的箴言字字千钧,在秋日的静谧中更显振聋发聩,让每一位参观者在红色历史中感悟“廉洁奉公”的初心本色。

走出红岩文化室,拐进相邻的老街记忆馆,一帧帧老照片、一件件旧物件,将万盛的岁月过往娓娓道来。从旧时的商铺招牌到民俗生活器具,从工矿建设的老工具到街坊邻里的老故事,无不透露着万盛人“诚信经营”“勤俭持家”的传统美德。馆内复原的老茶馆场景中,“公平交易”“童叟无欺”的老匾额格外醒目,正是老万盛人将清廉理念融入日常的生动见证,让游客在触摸岁月痕迹时,读懂藏在时光里的廉洁密码。
老街的烟火气中,非遗技艺里藏着最质朴的廉洁匠心。秋日午后,不妨走进诗缘坊、先奎棕编等非遗体验工坊,沉浸式感受苗绣、蜡染、巴渝棕编的独特魅力。苗绣艺人指尖翻飞,“松鹤延年”“清正牡丹”等纹样在绣布上逐渐成型,每一针线都承载着“洁身自好”“品格高洁”的寓意;蜡染工坊里,白色棉布在蓝靛染液中浸润,经匠人巧手勾勒,“莲出淤泥而不染”的图案跃然布上,诠释着廉洁的深刻内涵;巴渝棕编摊位前,匠人以棕榈叶为原料,编织出竹篮、昆虫等物件,看似简单的工艺却需耐心与坚守,正如廉洁修身需久久为功。亲手体验一番,在匠心传承中感悟“廉以修身”的真谛。
万盛的根脉在工矿,廉洁的基因藏在岁月深处。秋日的万盛博物馆更显庄重,馆内那些锈迹斑斑的矿灯、磨损的安全帽、泛黄的工作手册,无声诉说着老一辈矿工“艰苦奋斗、廉洁从业”的峥嵘岁月。“矿山脊梁”展区里,矿工们在艰苦环境中仍坚守岗位、拒绝私利的故事,让“不为名利、甘于奉献”的工矿精神愈发清晰。作为线路的起点,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鲜活的廉政教材,指引着人们在回望历史中坚守初心。
从工业记忆中走出,关坝镇凉风村的秋日湖光山色让人豁然开朗。这个斩获12项国家级荣誉的村落,以“‘愚’干渔兴·梦乡凉风”为品牌,将清廉文化深深融入渔村肌理。沿着“一湖一廊道六享亭”清廉阵地漫步,秋阳洒在湖面,波光粼粼间与廊柱上“清风满湖岸,廉洁润渔村”的标语相映成趣。村里坚持“廉风护航产业兴”,将清廉建设与生态鱼养殖、乡村旅游深度融合,制定渔业养殖“廉洁公约”,杜绝违规经营,让湖水始终澄澈,也让村民的日子愈发红火。坐在湖边垂钓,尝一口刚出锅的生态鱼,听村民讲“廉风促发展”的故事,便懂“旧貌新颜”的密码,是廉洁与发展的同频共振。
王家坝菊园 菊韵廉心
10月底的南桐镇王家坝村,正是千亩菊花盛放的绝佳时节。金黄的菊花在田间铺展成金色的海洋,微风拂过,菊香四溢,尽显“采菊东篱下”的悠然意境。漫步此中,“秋菊傲霜”象征的坚守气节、“东篱采菊”蕴含的淡泊名利都更加深刻。

赏完菊花,不妨走进村里的乡村研学基地,开启一场“廉心研学”之旅。基地内的陶艺工坊是人气打卡点,在这里可以亲手体验揉泥、塑形、上釉的完整流程。在指尖的揉捏塑造中,体会“如切如磋、如琢如磨”的修身之道——正如陶艺需耐心打磨方能成器,廉洁修身亦需久久为功。走进乡情馆,老农具、菊艺老物件背后,藏着村民“以菊明志、以廉持家”的乡村治理故事。坐在农家小院里,品一杯自制的菊花茶,尝一口菊香糕点,清甜滋味里满是“村风清正、民富人和”的踏实幸福感